祥雲:豆米糕 ——追逐春天的味道

祥雲:豆米糕 ——追逐春天的味道 post thumbnail image

春分時節,春意濃濃。當我們走出戶外,踏青賞春的時候,吃上一口顏色碧綠、蓬鬆綿滑的豆米糕,青豆的香氣撲鼻,入口時的香甜粘糯,這一刻,似乎就與生機勃勃的春天親密接軌了。同時,「糕」與「高」諧音,吃了糕就寓意著日子蒸蒸日上。

從立春後到清明,大約兩個月的時間裡,祥雲各地的青蠶豆相繼成熟,用青蠶豆製作出來的美食陸續端上祥雲人的餐桌。在這些美食中,豆米糕算得上是最需要抓住節令的,顏色鮮亮飽滿,剝開後綠如碧玉、汁水甘甜的青豆是製作豆米糕的最佳首選。

青蠶豆採摘回來後,剝去外殼,擠出豆米粒,清洗後,下入冷水鍋裡煮十分鐘左右,待豆米煮熟後,撈起、鋪開,放涼並瀝乾水分。

在放置的過程中,開始準備米麵粉,青豆米糕使用的米麵粉必須是我們平常做飯吃的大米,透過淘洗、浸泡、晾乾,磨成的米粉。再根據個人喜好準備紅糖、大棗、核桃、芝麻等各類輔料。

緊接著,把冷卻後的豆米搗成粉末狀,拌入準備好的幹米粉,拌均勻後加入適量溫水。如果想吃細膩一點,可以一邊拌料一邊過篩,使米糕顆粒更加均勻細膩,口感更好。

一切準備就緒後,把蒸鍋水燒開,在蒸籠的底部放上一塊洗淨的紗布,切記要先在紗布上撒上一層泡過的大米,以保持蒸鍋內蒸氣暢通。待蒸氣上來以後,按量放入拌好的豆米糕粉,鋪平後再放上一層拌了紅曲色的米粉。大約五六分鐘後,米糕粉顏色變深,再均勻地撒上一層已經制作好的紅糖餡面,再在上面均勻地撒上一層已經搓揉篩細的青豆米粉,如此反覆,最好不超過四層。在蒸最後一層的時候,根據喜好放入大棗、核桃、花生等乾果。

在熱氣嫋嫋之間,一甄鬆鬆軟軟的豆米糕出爐,綠白色的糕、紅黃色的餡面、撲鼻的香甜衝擊味蕾,讓您不垂涎都不行。還沒有下口,那淡淡的清香就已經飄進入了心裡,輕咬一口,滿嘴生香,米的糯香,新鮮蠶豆的清香,還有紅砂糖的淡香,在你的嘴裡緩緩流淌輕輕縈繞,品嚐這獨特的豆米糕,生活別有一番風味。

「豆米糕時令性比較強,清明節前後是品嚐豆米糕的最佳時節。」燕子私房美食老闆娘陳曉燕說。

眼下,今年的青蠶豆逐漸下市,這道節令美食需要追趕著春天的腳步才能吃到。祥雲的小夥伴們,在這個春天裡,別忘記品嚐一次豆米糕,留住春的味道。

參考資料

  • 紅麴米糕的養生功效與現代做法 - 原來紅麴不只讓米糕色澤誘人,還有這麼多講究
  • 台灣傳統節慶米糕文化演變史
  • 季節限定糕點製作時令表
  • 古法蒸糕器具選購指南
  • 亞洲米食文化比較研究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